1. 信息閱讀

      【學院介紹特刊】抱石藝術學院

      時間:2023-06-17

      抱石藝術學院概況

      江西工程學院抱石藝術學院是現有全國唯一以國畫大師“傅抱石”先生名字命名的藝術院系,原名譽院長為傅二石教授。成立于1998年,學院經二十多年建設發展,由單一??平逃龜U展為專、本科并舉的綜合格局。在學校辦學定位指導下,圍繞“藝術學”中設計學、音樂與舞蹈學兩大門類,設有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音樂表演、舞蹈表演四個專業方向,其中3個本科4個??茖I。學院采用“服務地方經濟,校企合作育人”產學研協同發展的本科建設思路;努力建成結構合理、規模適中、師資力量雄厚、藝術創作與科研水平較高的省屬一流、全國知名的藝術院系。




      學院自有教師82人,外聘教師23人,高職稱教師占比25.6%,碩士以上學位占比69%,建有“傅抱石特色專業教學團隊”省級高水平本科教學團隊1支,校級高水平教學團隊2支、??萍紕撔聢F隊1支、校一流專業1個、校一流課程1門,校級實踐教學示范中心1個。目前在校生1747人,其中本科1060人,配有專職輔導員9人?,F建有校內實踐教學中心2個,共18類68間實訓室,校外實踐實訓基地37個,滿足本科教學需求。

      學院黨總支經努力2021年培育創建為教育部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2022年入選“全國第六屆基層黨建優秀創新案例”,曾多次獲得“江西省標準化黨員活動室”、“新余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

      黨建工作

      基層黨組織2022年8月《構建“藝術之光·鑄魂育人”黨建新體系》入選第六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是江西?。ǚ枪洕M織和社會組織類黨建)僅有1個;2018年~2021年培育創建順利通過教育部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是江西省15所本科院校中民辦高校僅有的兩所之一,多次獲得江西省“標準化黨員活動室”、江西省“紅旗團總支”、新余市“先進黨組織”等榮譽。

      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把黨的建設擺在首位,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傅抱石先生“其命維新”的藝術精神和“筆墨江山”的實踐精神,大膽創新,開拓進取,走好“三化”建設基準線,錨定“黨建品牌”高標線,樹牢“藝術之光、鑄魂育人”的黨建品牌,圍繞教育教學中心工作,以“黨建+”引領學院高質量發展。

      曾受表彰情況

      2023年3月,“一支畫筆繪就多彩思政課堂”在江西省教育廳、江西學習強國等重要網站進行轉載和報道;

      2023年1月,獲得2022年度全省高?!凹t色走讀”優秀“云游”省級三等獎;

      2022年8月,《構建“藝術之光·鑄魂育人”黨建新體系》入選第六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是江西?。ǚ枪洕M織和社會組織類黨建)僅有1個;

      2021年1月,黨總支順利通過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驗收,是全省首批獲此殊榮的十五所高校中僅有的兩所民辦高校之一;

      2021年3月,“青春心向黨 奮斗新征程”—江西省各界青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歌詠大賽榮獲“省級優秀獎”;

      2021年6月,“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江西省教育系統慶祝建黨100周年師生合唱展示活動榮獲“省級三等獎”;

      2021年6月,“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江西省高校青年學生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長征組歌》歌唱比賽榮獲“省級優秀獎”;

      2021年10月,全省高?!凹t色走讀”活動榮獲“省級二等獎”;

      2018年獲評“全省高校標準化黨員活動室”。此外,曾獲省級榮譽6項,市級榮譽7項;校級榮譽13項。

      經努力,學院黨總支2021年培育創建為教育部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2022年入選“全國第六屆基層黨建優秀創新案例”,曾多次獲得“江西省標準化黨員活動室”、“新余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



      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堅持天工文化、抱石文化育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設計、展演、創作、創編等能力和創新創業意識的應用技術型人才。

      學院自成立以來,秉承“自立自強,樂業樂群”的學校精神,以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為引領,關注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符合度,重視與行業、產業、企業展開合作教育,打造“抱石文化”特色專業,培養服務地方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面向設計、表演、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學院擁有獨立的教學大樓,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配備了文創創客實訓室、數字影像實訓室、裝飾照明實訓室、模型制作實訓室、藝術作品展覽廳、演藝廳、原聲音樂廳、電鋼琴房、鋼琴房、舞蹈房、名家工作室、專業畫室等共20類68間實踐實訓室,為實踐教學提供了有力保障。

      學科帶頭人及負責人簡介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負責人——余旭

      余旭,女,1983年9月,湖北黃岡人,中共黨員,副教授,碩士畢業于南昌大學,現任江西工程學院抱石藝術學院院長。江西工藝美術學會手工藝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新余市文聯副主席,新余市“曹麗云漆畫名家工作室”負責人,江西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名師”,江西工程學院“教學名師、創新創業名師、視覺傳達專業負責人”。

      負責教育部首批“黨建工作樣板支部”,主持《構建“藝術之光·鑄魂育人”黨建新體系》入選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主持省級高水平本科教學團隊,主持省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主持校級團隊2支,主持校級一流課程1門。出版專著1部,主編教材4部;發表論文15篇(其中CSSCI論文4篇、中央級報紙1篇);發表國家實用新型專利6項;主持課題7項(其中國家級教改課題子項目1項、省部級6項含重點項目),主持橫向課題6項(其中省部級5項);獲“新余市五四青年獎章”“新余市優秀美術工作者”等榮譽、校級榮譽36項;個人作品獲省級一等獎4項,二、三等獎多項,指導學生作品獲國家級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10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38項,優秀獎多項;

      環境設計專業負責人——張培

      張培,女,1983年12月,湖北黃陂人,中共黨員,碩士,副教授,畢業于南昌大學,環境設計方向,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任江西工程學院抱石藝術學院副院長。

      先后發表國家級核心論文2篇,省級論文19篇,專著4本,主持并參與省級課題8項,市級課題2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0項,個人作品先后獲省級一等獎4項,二、三等獎多項,指導學生作品獲省級一等獎10項、二等獎23項、三等獎36項,優秀獎多項,獲省級榮譽1項,市級榮譽5項,校級榮譽12項。

      音樂表演專業學科帶頭人——張勝良

      張勝良,男,1960年5月,江西遂川人,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于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學方向,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江西省音樂家協會理事,宜春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原宜春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院長。

      先后主持國家橫向課題、省級課題3項,獨著10項,主編教材4本,發表音樂作品8項,被評為宜春學院優秀主講教師,多次獲全國歌曲創作征集活動一二等獎,獲全省比賽中獲一、二等獎,多次參加江西省重大電視文藝晚會,如“98江西抗洪賑災晚會”、“ 宋祖英江西獨唱音樂會”、“騰王閣大型電視歌舞晚會”、“江西慶香港回歸大型電視晚會”、“江西廣播電視上衛星大型電視文藝晚會等。2006年代表江西省高校赴日本進行演唱并取得圓滿成功。

      近三年教學、科研成果

      在重科研發展的同時扎實推進教學改革,以培養更優質的人才目標為己任,近年來,教研成果穩步增加,近三年的數據顯示:主持及參與國家級省級校級課題34余項、主編參編教材專著等38部、發表國家核心期刊及省級期刊302篇、實用新型、外觀及軟件著作權專利立項80項、教師個人作品獲省級以上獲獎48項、指導學生獲國家級獎項12項,省級181項,建設有《裝飾材料與構造》、《招貼設計》、《插畫設計》、《廣告設計》、《CAD設計》5門校級精品課程。環境設計專業獲“校高水平本科教學團隊”“校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視覺傳達設計教研室獲“校優秀教研團隊”。




      近三年黨建及學生就業特色

      1、強化管理育人,走好“三化建設”基準線。

      實行標準化:發揮專業優勢實行了“三三自主計劃”,設計優化了黨員活動室、黨建文化長廊、黨建燈箱及景觀等陣地建設。探索黨員作用發揮的有效形式,實行了黨組織進宿舍進社團,落實“雙帶頭人”培育工程,促進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

      推進規范化:重視政治理論學習,實行師生全覆蓋,每周三開展形式多樣的集中學習。加強黨員發展、教育、管理工作,完善了11項制度,堅持“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黨內組織生活,臺賬記錄規范有序。

      創新信息化:突出黨管宣傳工作,率先創立“黨建有聲圖書墻”,師生在公共區域掃碼即可共享黨建及專欄知識。同時創作學院IP形象“抱小石”,開展了“小石帶你學”“小石講入黨程序”等系列黨建宣傳,生動高效地促進宣傳教育工作。




      2、深化課程育人,把握“愛國主義”教育主線。

      發揮基層黨支部兩個作用,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開展大討論,創新了“課前五分鐘黨建知識宣講”、“課間唱紅歌”等多種特色思政教學模式。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講好紅色故事,將紅色文化、黨建主題融入課堂教學中,融入畢業設計(論文)創作中,融入第二課堂校園活動中,常用“校內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演藝廳”等地,采用校外“羅坊會議紀念館”“傅抱石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陣地開展形式多樣地紅色教育活動。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創新載體、豐富形式,著力于大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了黨總支書記主講的“紅色基因傳承”云班會、“紅色主題水果拼盤大賽”、“手掌詩畫”等活動,設置了“耳機森林”、“視覺燈箱”等有效教育管理平臺,通過聲光電多維度打造立體化宣傳教育,深入紅色基因傳承,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3、踐行實踐育人,錨定“黨建品牌”高標線。

      推進“藝術之光、鑄魂育人”黨建品牌工程,厚植“抱石文化”:秉承傅抱石先生“其命維新”的藝術精神和“筆墨江山”的實踐精神,講好傅抱石傳記故事,進行理論及實踐研究,將其精神融入課程設置、課外活動、社會實踐、校園環境當中,創建了“抱石文化墻”、“抱石藝術苑”、“抱石小景觀”,努力深化“三全育人”。




      加強“本地服務”:加強校地、校企合作,創建了新余市歌舞劇院、新余市鏈頂裝飾有限公司等20余家校企合作單位,定期開展學術沙龍、頂崗實習等校企互動活動,2020年參與了“傅抱石藝術節”、“仙女湖雙節系列活動”的推廣設計工作;參加了“江西省國際麻博會”、“省紅色旅游博覽會”、“《蔣國珍》宣傳部重點劇目”演出工作;2021年代表新余市參加江西省“映山紅”獎聲樂比賽一等獎2項,占領全省一等獎25%的獎項,為新余市、地方高校爭得了榮譽。

      踐行“實踐育人”:引導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地方工作,全體師生黨員回歸社區開展志愿服務1600多小時,創作110余幅抗疫主題作品被省教育廳、中國江西網報道;教授尹經民創作《逆向行》等十多首“抗疫”題材歌曲在中國教育電視臺播出,在“學習強國”平臺發布;黨員教師謝濃積極參與抗疫志愿服務,被湖北省荊州市評為“抗疫先鋒”,獲“2020年全國民辦高校優秀輔導員”;學生預備黨員劉晨晨自發線上拍賣作品為疫情募捐,被評為“江西省大學生自強之星”。應屆畢業生賈文峰參與到西部計劃當中,陳貴長考入廣州市社會服務發展促進會擔任基層黨務干部,涌現了一批業務能力強、政治素質高的學生典型。






      4、精準服務,打造就業創業新高地。

      就業工作始終以服務學生為中心,廣建網絡信息平臺,確保信息傳遞到位,積極落實就業政策,多方開拓就業市場,穩固校企、校地合作關系多渠道。學院堅持以提高就業率、提高專業對口率、提高就業穩定率為著力點,創新訂單培養人才、校企聯合培養、舉辦校友招聘會、加強專升本、考研升學指導,邀請企業開展線上線下就業招聘。同時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嚴格查驗企業資質,從招聘源頭上進行把關。充分利用“互聯網+就業”新模式,組織就業工作人員、畢業班班主任、輔導員和畢業生注冊使用畢業生智慧就業服務臺,積極參與教育部校園網絡招聘服務“24365崗位精選計劃”,精確采集崗位要求和求職意向,向畢業生精準推送崗位信息。定期召開就業工作研判會,全力推進畢業生就業工作。全力做好畢業生就業質量跟蹤調查報告,推進就業工作綜合評價。加大就業政策宣傳力度,使畢業生全面掌握、了解國家有關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方針、政策。認真做好“大學生應征入伍”、“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就業項目的宣傳、組織報名和后續跟進工作。不斷發揮獨具特色創新工作方式的功效,達到以點帶動面,進而提升整體的就業品質,使畢業生充分就業,高質量就業。

      學院特色及優勢

      1、立足本土,打造抱石文化品牌

      學院是全國唯一一所以傅抱石大師名字命名的藝術院系,僅僅圍繞學校辦學定位,立足新余,服務江西,輻射全國,秉承傅抱石先生“其命惟新”的藝術精神和“筆墨江山”的實踐精神,大膽創新,開拓進取,在藝術設計專業建設的基礎上,增設《傅抱石專題設計》課程進行理論及實踐研究,從美術遺作中提出元素再應用于本土相關領域,打造抱石文化品牌。已落成的成果有:《麗人行》大型空混壁畫項目、傅抱石印章形象墻項目、傅抱石作品展館項目。




      2、圍繞中心,創建全國樣板支部

      學院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黨建+藝術文化發展”為目標,按照“五好”標準,圍繞實現“七個有力”,認真開展黨支部建設,為學院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思想、組織和政治保障,凝練了“藝術之光、鑄魂育人”的黨建品牌。學院基層黨組織2018年入選教育部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通過三年創建于2021年順利驗收通過,是江西省15所本科院校中民辦高校僅有的兩所之一,《江西工程學院抱石藝術學院:構建“藝術之光·鑄魂育人”黨建新體系》入選全國基層黨建創新案例,曾獲得江西省“標準化黨員活動室”、江西省“紅旗團總支”、新余市“先進黨組織”等榮譽。




      3、三位一體,深化推進產教融合

      學院扎實推進教學改革,錨定產學結合的專業建設思路,明確專業定位和內涵,深化推進“理實一體化、教學做一體化”建設。學院以此構建了師生共創、校企合作、產學互動的特色教學改革體系,培養一專多能型人才。深入企業實地調研,了解行業發展趨勢,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與新余市歌舞劇院、鏈鼎裝飾公司等本地事業單位、企業共建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提供產業環境實踐平臺;邀請了北京中斯頓、武漢貝沃匯力有限公司等優質企業建立校內教學基地,實現共享培養。完善就業前與崗位的零縫對接,幫助學生高效適應崗位需求。

      安徽宏村寫生實踐

      新余彩色村實踐項目

      全城電商觀摩學習

      抱石藝術學院核心競爭力

      江西工程學院抱石藝術學院是現有全國唯一以國畫大師“傅抱石”先生名字命名的藝術院系,原名譽院長為傅二石教授。在學校辦學定位指導下,圍繞“藝術學”中設計學、音樂與舞蹈學兩大門類,以“黨建+”引領文化藝術高質量發展,樹立為本地區域經濟服務的中心思想,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加強藝術與技術的統一,挖掘“抱石文化”、“七夕文化”、“采茶戲”等地方文化特色,積極展開教學研究、應用科學研究的應用型學科專業體系,設有環境設計、視覺傳達、影視動畫、音樂表演、舞蹈表演五個專業方向,3個本科5個??茖I。

      一、堅持立德樹人,突出思政教學創新

      “黨建+”模式將立德樹人、文化自信等理念融入藝術人才培養中,突出“能力培養”這條主線。發揮教學課堂主陣地,創新了“課前五分鐘黨建知識宣講”、“課間唱紅歌”等多種特色思政教學模式。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將紅色文化融入通識課程、專業課程等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中,突出三全育人成效。

      堅持思政教學與專業教學同向同行,2020年9月我院張志勝老師專業課《Coredraw》上融合時事熱點“厲行節儉、反對浪費”典型事跡受到江西教育電視臺、《思政前沿》上報道。2021年6月我院評選了胡藝萍老師《廣告設計》課程為我院專業課程思政示范課,評選了馬翩翩、胡藝萍、陳雅雯、趙曉鳳四位教師為抱石藝術學院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名師。

      二、圍繞教學中心,創建全國樣板支部

      學院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黨建+藝術文化發展”為目標,按照“五好”標準,圍繞實現“七個有力”,認真開展支部建設,為學院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思想、組織和政治保障,凝練了“藝術之光、鑄魂育人”的黨建品牌。

      學院基層黨組織2018年入選至2021年順利通過驗收為教育部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是江西省15所本科院校中民辦高校僅有兩所之一。曾獲得“江西省標準化黨員活動室”、“江西省紅旗團總支”、“新余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

      三、立足本土文化,打造抱石文化產品

      學院是全國唯一以傅抱石大師名字命名的藝術院系,地處傅抱石故里,具備特色文化優勢。學院緊緊圍繞學校的辦學定位,立足本土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秉承傅抱石先生“其命惟新”的藝術實踐精神和愛國精神,大膽創新,開拓進取,從傅抱石美術遺作中提出元素展開系統設計再應用,打造抱石文化品牌。

      組建了校級“傅抱石文化”研究與創意產業設計團隊,在設計學科各專業中增設《傅抱石專題設計》課程,多元化展開理論及實踐研究,目前指導學生創作的傅抱石文化主題相關作品如下:獲國家級二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5項,完成實際成果轉化2項,畢業設計4項目。已落成的成果有:《麗人行》大型空混壁畫項目、《傅抱石印章》形象墻項目、傅抱石作品展館項目。

      四、創新培養方式,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抱石藝術學院堅持學校“實基礎、適口徑、重應用、強素能”的原則,以生為本,以學習任務為驅動,以各類項目為導向,強化教、學、做的有機結合,確定了“優勢資源聚焦、服務地方經濟、平臺模塊相鏈”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學院深入企業、行業進行充分調研,請教兄弟院校同仁探討交流,教研室成員充分論證,優化了以“堅持立德樹人,面向社會,對準市場,培養學生 能設計、會展演、強實踐、重創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自立自強精神及創新創業意識的應用技術型高級專門人才”為目標的人才培養方案。

      五、基于多元融合,構建應用型課程體系

      “學科教育、專業教育、職業教育”三大課程平臺中,“學科教育”突出藝術基礎與人文理論,體現在課程設置及培養目標上;專業教育突出專業基礎與專業核心技能,體現在課程設計及項目創作上;職業教育突出職業能力、綜合設計、舞臺實踐方面,體現在實習實訓和項目轉化上。通過課程平臺構建融合交織的課程模塊,促進學生技能、素養、創編、展演全面發展提供基礎。

      “課程鏈、專業鏈、項目鏈”的三大課程模塊構建藝術人才培養體系的“三貫融通”,課程鏈圍繞課程改革、專業技能培養,培養創新技能型人才,組建了2門基礎課程組,1門文化傳承專題課程;校級一流專業1個,校優秀教研團隊1個,校級高水平本科教學團隊2個,校級精品課6門、在線開放課程1門。專業鏈圍繞校地合作、項目共研,培養行業適應型人才,建立了傅抱石創意文化研究所、七仙女民樂團、采茶歌舞劇院3個校地合作單位。完成了《愛我工小美》系列叢書美術創作、《第五屆傅抱石文化節的LOGO、活動冊設計》《新余市七夕旅游業黃金周紙媒設計》《新余市小荷工程VI設計》《新余市重點劇目天工開物.夏布娃娃》等共研校地項目。項目鏈圍繞校企合作、項目轉化,培養創新復合型人才,建立鏈頂裝飾集團、立木集團等23個校企合作基地,共同開展各類校企合作項目。

      六、強化教學改革,提高本科教學質量

      學院自成立以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和辦學條件,扎實推進教學改革,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以培養優質人才為己任,注重培養學生設計、創作、實踐等技能全面發展。依托相關舉措取得了相應的成果。教學改革效果實現了四個轉變:一是由書本教學轉為實際項目;二是由學生作業轉為實際作品;三是由學生作業標準轉為項目驗收標準;四是由個人設計思維轉為團隊合作思維。提高本科教學質量。

      七、落實校企合作,深化推進產教融合

      學院構建注重理論教學、強化實踐環節、突出創新創業教育“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扎實推進教學改革,錨定產教融合的專業建設思路。學院以培養一專多能型人才為己任,深入企業實地調研,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共同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與新余市宣傳部、新余市歌舞劇院、鏈鼎裝飾公司等本地各事業單位、各企業共建“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提供行業實踐平臺;邀請了北京中斯頓、武漢貝沃匯力有限公司等優質企業建立校內教學基地,實現共享培養,加強就業與崗位的零縫對接,幫助學生快速適應崗位需求。

      開展了設計學類《江西工程學院圖書館改造工程》《江西工程學院黨員活動室》《江西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實踐教學中心規劃工程》《北湖締景41棟2503》《北湖締景2棟2單元2202》《國家電網安全教育手冊設計》等26個校企合作項目;音樂與舞蹈學類《新余團市委慶祝建黨100周年暨微電影頒獎典禮演出》《新余市電視臺好人故事會推介》等16個校企合作項目。

      八、優化育人環境,提供教學質量保證

       學院在學校教學督導基礎上,選任學院具有教學經驗的中高職稱教師組成抱石藝術學院教學督導團隊,檢查課堂教學規范、教學過程材料、專業課程匯報展覽、音樂表演匯報演出、畢業生畢業設計與論文質量等教學管理中的質量監控體系內容,重點反饋當中不規范和不適應教學體系的部分,為評估專業發展水平,改善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師績效考核提供依據。

      教學資源建設突出“1基本6中心”,圍繞教學基本條件,建設6個中心:“藝術設計實踐教學中心、音樂與舞蹈實踐教學中心、傅抱石文化創意研究所、校企校地合作中心、在線網絡教學中心、學生課外學習中心”,現設有43間基礎教室、68間實踐實訓室,滿足本科教學需求。

      同時提供配套的學風教風保障機制,建設好黨員志愿服務隊伍、輔導員管理隊伍、學生會干部隊伍等隊伍,采取了“建立學生成長檔案、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推進優秀學子講壇;開展鑄魂行動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搭建學生個性舞臺”等舉措,重點從“文明養成、思政成效、科研創新、就業創業、考研升造”五個方面綜合評價檢驗人才培養成果。

      九、服務地方經濟,助推文藝事業發展

      學院扎實推進教學改革,錨定產學結合的專業建設思路,明確專業定位和內涵,深化推進“理實―體化、教學做一體化”建設。學院深入企業實地調研,了解行業發展趨勢,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與新余市歌舞劇院、鏈鼎裝飾公司等本地事業單位、企業共建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提供產業環境實踐平臺;邀請了北京中斯頓、武漢貝沃匯力有限公司等優質企業建立校內教學基地,實現共享培養,完善就業前與崗位的零縫對接,幫助學生高效適應崗位需求。

      以服務地方經濟為目標,積極開展校地合作,參與黨員師生達118人次,負責了水北鎮桂家村、水北鎮熊家村、分宜縣新橋村、杜市鄒家村等新農村黨建墻繪工程;選配黨員學生參與了“省運動會花車設計制作”、“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閱兵花車設計制作”等工程;校地合作參與了“國家電網電力箱美化工程”、“暨陽社區紅十字會黨建設計”等工程。培養留贛畢業生83人,扶持畢業生留贛就業創業5人,其中優秀畢業生劉鑫創辦的新余市鏈頂裝飾集團市值1.8個億,產值1個億,現旗下有裝修裝飾公司2家、地產公司12家,員工182人。

      十、服務地方經濟,助推文藝事業發展

      就業推薦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學院堅持以提高就業率、提高專業對口率、提高就業穩定率為著力點,創新訂單培養人才、校企聯合培養、舉辦校友招聘會、加強專升本、考研升學指導,邀請企業開展線上線下就業招聘。同時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嚴格查驗企業資質,從招聘源頭上進行把關。充分利用“互聯網+就業”新模式,組織就業工作人員、畢業班班主任、輔導員和畢業生注冊使用畢業生智慧就業服務臺,積極參與教育部校園網絡招聘服務“24365崗位精選計劃”,精確采集崗位要求和求職意向,向畢業生精準推送崗位信息。定期召開就業工作研判會,全力推進畢業生就業工作。全力做好畢業生就業質量跟蹤調查報告,推進就業工作綜合評價。加大就業政策宣傳力度,使畢業生全面掌握、了解國家有關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方針、政策。認真做好“大學生應征入伍”、“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就業項目的宣傳、組織報名和后續跟進工作。不斷發揮獨具特色創新工作方式的功效,達到以點帶動面,進而提升整體的就業品質,使畢業生充分就業,高質量就業。

      不忘初心抓教學,牢記使命促發展。抱石藝術學院將不斷貫徹新理念,找準創新著力點、發展主攻點、增效落腳點,強化教學能力,推進教學服務,凸顯“傅抱石文化”的品牌效應,為促建藝術文化高質量發展、培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不懈努力。

      學院專業介紹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視覺傳達設計本科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區域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掌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熟悉視覺傳達設計的程序與方法,能綜合把握視覺傳達設計的功能、形式、方法、工藝和市場需求等諸要素的基礎上,對平面進行合理的改進性設計和創新性設計,具有充分的職業適宜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在廣告公司和IT公司等企業或藝術設計機構從事設計與項目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特色:本專業在“黨建+”引領文化下,樹立為本地區域經濟服務的中心思想,挖掘“抱石文化”、“七夕文化”、“夏布繡”等地方文化特色,加強藝術與技術的統一,積極展開教學研究、應用科學研究的應用型學科體系。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已經建成了畫室、設計軟件實訓機房、攝影實訓室,設計基礎實訓室、數媒創客實訓室、廣告制作實訓室、文創產品實訓室。建立橙果廣告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志晟廣告裝飾有限公司、安徽宏村王老五飯店寫生基地、江西婺源一甲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寫生基地等基地,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江西省“藝德杯”大賽、江西省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江西省大學生科技創新與職業技能、江西省教學成果大賽等國內外高水平的設計類競賽,并取得了優異的競賽成績,其中國家賽事二等獎一項,省級賽事一等獎多項。

      職業領域:事企業單位、廣告公司、傳媒公司、IT行業、企業宣傳策劃部分、教育機構等。

      主干課程:三大構成、廣告設計、企業形象設計、包裝設計、插畫設計、招貼設計、版式設計、文創產品設計。

      校內外實訓基地:

      1. 校內實訓基地

      畫室

      設計軟件實訓機房




      數媒創客實訓室

      廣告制作實訓室

      文創實訓室

      攝影實訓室

      設計基礎實訓室

      藝術展廳

      2. 校外實訓基地

      三鑫設計有限公司

      橙果廣告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志晟廣告裝飾有限公司

      一順圖文廣告

      安徽宏村王老五飯店寫生基地

      江西婺源一甲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寫生基地

      酷家樂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廣東藝星裝飾有限公司

      鏈鼎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新余市金鴻博裝飾設計有限公司

      新余泉石匯景觀有限公司

      新余市易百名人堂設計裝飾工程

      組織教研室教師去企業參觀

      技能競賽和教師團隊:

      學科帶頭人及負責人——余旭

      專業教師成員(部分):








      環境設計專業(本科)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掌握專業基礎理論和環境設計學科領域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熟悉室內外環境設計的程序與方法,能綜合把握環境的功能、空間、材料、外觀、尺度、施工工藝和市場需求諸要素的基礎上對環境進行合理的改進性設計和創新性設計,具備創新能力和設計實踐能力,能在裝飾公司和景觀公司等企業或藝術設計機構從事設計與項目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特色:培育學生具有一定的設計創新思維意識,初步具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室內外環境設計工程中遇到的科研、教學、設計等方面問題的能力。能清晰地表達設計思想,熟悉室內外環境設計的程序與方法,能在綜合把握環境的功能、空間、材料、結構、外觀、尺度、施工工藝和市場需求諸要素的基礎上對環境進行合理的改進性設計和創新性設計。

      本專業還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空間表現能力,能用草圖、圖紙、模型、效果圖和計算機圖形技術生動、準確地表達設計意圖、掌握基本攝影技能,熟練掌握多種設計軟件,熟悉材料及加工工藝,具備綜合運用CAD \3DMAX\VRAY\PHOTOSHOP手段進行室內外環境設計的基本能力。積極組織學生參加“中裝杯”、江西省“藝德杯”大賽、江西省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江西省大學生科技創新與職業技能、江西省教學成果大賽、“美華杯”空間設計大賽等國內外高水平的設計類競賽,并取得了優異的競賽成績。

      職業領域: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展需求,掌握專業基礎理論、相關學科領域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并具有創新能力和設計實踐能力,能在高等藝術學校從事環境設計或教學、研究工作,在藝術環境設計機構從事公共建筑室內設計、居住空間設計、城市環境景觀與社區環境景觀設計、園林設計、并具備項目策劃與經濟管理、教學與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質環境應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主干課程:構成、計算機輔助制圖、人機工程學、材料成型工藝、室內設計、電腦效果圖表現1、電腦效果圖表現2。

      校內外實訓基地:

      校內實訓基地:

      樣板觀摩和軟裝實訓室

      設計軟件實訓機房

      手繪和制圖實訓室

      材料構造實訓室

      設計基礎實訓室

      攝影實訓室

      4. 校外實訓基地

      廣州市華潯品味裝飾集團有限公司(新余分公司)

      海南三鑫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新余鏈鼎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星藝裝飾設計工程郵箱公司

      新余市易白名人堂設計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新余市金鴻博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新余市觀品裝飾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新余市風行室內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新余子拾裝飾修飾設計有限公司

      江西立木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古月裝修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江西勤之建筑裝飾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組織教研室教師去企業參觀

      技能競賽和教師團隊:








      音樂表演(本科)

      培養目標:主要面向專業文藝團體、文化館站、中小學、企事業單位、社區文化館等從事藝術表演、教學、宣傳教育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掌握表演學科音樂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握一門及以上的音樂演奏或演唱技術,具有獨立研習、分析音樂作品,并在表演中進行二度創作的基本能力,熟悉黨和國家的文藝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相關音樂表演的理論前沿、發展動態及行業需求。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音樂表演專業的深造打下基礎。

      專業特色:本專業開設基本樂理、視唱練耳、聲樂、鋼琴、形體基礎、舞臺實踐、鋼琴即興伴奏等綜合性學科,旨在以音樂表演培養為主,具備相關專業基礎知識,給予學生充分的舞臺實踐機會,鍛煉音樂表演能力,同時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理論與實踐結合,使學生既能上舞臺,又能上講臺,培養適合市場要求和經濟發展需要的應用型藝術人才。

      職業領域:畢業后主要面向文藝團體、教育系統、文藝研究單位及社會文化管理部門、文化宣傳部門等工作。

      主干課程:聲樂、鋼琴、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形體基礎、舞臺實踐、鋼琴即興伴奏等

      校內外實訓基地:

      5. 校內實訓基地

      音樂廳

      琴房

      電鋼教室

      舞蹈房

      6. 校外實訓基地

      新余市采茶歌舞劇院

      新余市渝水區第七小學

      弘音琴行

      組織教研室教師去企業參觀

      技能競賽:




















      教師團隊:



      環境藝術設計(??疲?/font>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公民修養和較強的藝術設計思維能力及創新發展能力,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掌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和現代環境藝術觀念,有良好的設計表現能力,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從事室內設計、景觀設計、環境裝飾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業人才。

      專業特色:(包括以下兩個專業方向。)

      1、室內設計方向:工裝,家裝,室內設計是根據建筑物的使用性質、所處環境和相應標準,運用物質技術手段和建筑設計原理,創造功能合理、舒適優美、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境。這一空間環境既具有使用價值,滿足相應的功能要求,同時也反映了歷史文脈、建筑風格、環境氣氛等精神因素。明確地把“創造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境”作為室內設計的目的,現代室內設計是綜合的室內環境設計,它包括視覺環境和工程技術方面的問題,也包括聲、光、熱等物理環境以及氛圍、意境等心理環境和文化內涵等內容。

      2、室外設計方向:景觀設計。景觀設計主要素包括自然景觀要素和人工景觀要素。其中自然景觀要素主要是指自然風景,如大小山丘、古樹名木、石頭、河流、湖泊、海洋等。人工景觀要素主要有文物古跡、文化遺址、園林綠化、藝術小品、商貿集市、建構筑物、廣場等。這些景觀要素為創造高質量的城市空間環境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但是要形成獨具特色的城市景觀,必須對各種景觀要素進行系統組織,并且結合風水使其形成完整和諧的景觀體系,有序的空間形態。

      景觀設計主要服務于:城市景觀設計(城市廣場、商業街、辦公環境等)、居住區景觀設計、城市公園規劃與設計、濱水綠地規劃設計、旅游度假區與風景區規劃設計等。

      職業領域:畢業后主要面向企事業單位,從事繪圖、室內外設計、展覽展示設計、園林舞臺設計、景觀設計等工作。

      主干課程:透視學、AUTOCAD、人體工程學、材料成型工藝、工程預算、手繪表現技法、景觀設計、3DMAX、室內設計、VRay渲染、SketchUp。

      校內外實訓基地:

      7. 校內實訓基地

          樣板觀摩和軟裝實訓室、設計軟件實訓機房、手繪和制圖實訓室、材料構造實訓室、攝影實訓室、設計基礎實訓室

      8. 校外實訓基地

      廣州市華潯品味裝飾集團有限公司(新余分公司)

      海南三鑫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新余鏈鼎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星藝裝飾設計工程郵箱公司

      新余市易白名人堂設計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新余市金鴻博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新余市觀品裝飾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新余市風行室內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新余子拾裝飾修飾設計有限公司

      江西立木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古月裝修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江西勤之建筑裝飾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技能競賽和教師團隊:










      視覺傳達設計(??疲?/font>

      培養目標:視覺傳達設計??茖I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需求,了解現代藝術設計基本美學原理,掌握文字編排、圖形設計、色彩運用等基本理論知識,掌握標志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企業品牌策劃及印刷工藝流程的專業知識和實際工作技能,能在廣告設計公司、IT行業、企業宣傳策劃部門從事策劃、設計、制作及管理的應用型技能人才。

      專業特色:本專業已經建成了畫室、設計軟件實訓機房、攝影實訓室,設計基礎實訓室、數媒創客實訓室、廣告制作實訓室、文創產品實訓室。建立安徽宏村王老五飯店寫生基地、江西婺源一甲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寫生基地等基地,并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江西省“藝德杯”大賽等國內外高水平的設計類競賽,并取得了優異的競賽成績。本專業通過實踐加深學生對理論的認識,從而體現“學中做、做中學”的教學理念、“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培養模式、“多證”就業的特色培養,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力爭做到畢業即上崗。

      職業領域:

      1.從事包裝設計、企業品牌、廣告的策劃、設計、制作及推廣;

      2.從事網上業務、網絡品牌策劃、網店美工、網頁設計等工作;

      主干課程:標志設計、Photoshop、包裝設計、CorelDraw、廣告設計、VI設計、網頁設計、版式設計。

      校內外實訓基地:

      校內實訓基地:畫室、設計軟件實訓機房、數媒創客實訓室、廣告制作實訓室、文創實訓室、攝影實訓室、設計基礎實訓室、藝術展廳

      校外實訓基地:

      三鑫設計有限公司

      橙果廣告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志晟廣告裝飾有限公司

      一順圖文廣告

      安徽宏村王老五飯店寫生基地

      江西婺源一甲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寫生基地

      酷家樂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廣東藝星裝飾有限公司

      鏈鼎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新余市金鴻博裝飾設計有限公司

      新余泉石匯景觀有限公司

      新余市易百名人堂設計裝飾工程


      組織教研室教師去企業參觀

      技能競賽和教師團隊:

      學科帶頭人及負責人——余旭


      專業教師成員(部分):






      ◆音樂表演(??疲?/font>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心理素質;具有音樂表演(演唱、演奏)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音樂基本理論和知識;熟悉中、外音樂史以及相關音樂作品;具有評價與鑒賞音樂作品的相關知識;了解音樂創作的基本規律。能在表演團體、社會文化機構、藝術培訓學校從事表演、教學及科研工作的音樂專門人才,并為本專業的進一步深造打下基礎。

      專業特色:本專業開設基本樂理、視唱練耳、聲樂、鋼琴、形體基礎、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史、中外名曲賞析等綜合性學科,旨在培養具有基本的五線譜(或簡譜)的視譜、唱譜及聽音記譜的能力;具有初步的演唱和演奏能力;具有基本的音樂表現能力和初步的音樂創作能力;具有基本的中外音樂歷史知識;具備初步的形體表演和舞臺綜合表現能力;具有初步的藝術審美和音樂鑒賞能力;具備基本的合唱及合奏能力;具有初步的聲器樂輔導、合唱排練指揮等社會文化藝術指導能力;具有良好的團結協作、溝通協調能力;具有良好的適應第一線工作環境與繼續學習新知識和接受新技能的能力。

      職業領域:畢業生畢業后可到表演團體、藝術培訓學校、社會文化機構、文教事業單位從事表演、教學、管理、創作工作等。

      職業資格證書:普通話等級證書、教師資格證書

      主干課程:聲樂、鋼琴基礎、樂理、視唱練耳、普通話、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史、合唱指揮、舞臺實踐、鋼琴即興伴奏、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等。

      校內外實訓基地:

      校內實訓基地:音樂廳、琴房、電鋼教室、舞蹈房。

      校外實訓基地:新余市采茶歌舞劇院、新余市渝水區第七小學、弘音琴行。


      組織教研室教師去企業參觀

      教師團隊:








      亚洲黄色视频道男男_超碰97人人做人人爱亚洲_亚洲中文无码手机亚洲_国产最新三级强a乱在线看